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极地地区教案
在开始教学之前,老师们都要准备好新课的教学设计。这样更有利于开展新课,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地理微课教学设计,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极地地区教案 篇1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
备注:
1此部分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
查看更多>>栏目小编为您提供了大量关于“极地地理教案”的相关信息,感谢您阅读我们网页上的内容希望您有所收获。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案。
极地地理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通过书中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两极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
教师
计算机或实物投影仪、两极地区投影图。
学生
1、收集有关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的图片、资料。
2、历史上人类对两极考察活动的图片。
3、日本捕鲸的资料、照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分别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来学习同时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区──极地地区。
问题: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相反要建四面都向北的房子呢?
2、同学们了解两极地区吗?说说你们对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印象。
3、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
板书: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挂两极地区的投影图,指导学生看教材p100~101,读图10.1“北极地区”和图10.2“南极地区”。
学生活动步骤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并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的纬度范围。
2、研讨纬度位置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对图10.5(“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进行对比分析。
4、让学生将南北极的气温和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
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极地地区产生兴趣。让学生学会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的方法。
展示各组收集的有关两极的资料和图片,并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图,指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名称。
极地地区位于66.5°~90°的广大地区,纬度位置属于高纬度,这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造成两极地区气温低下。通过对
查看更多>>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要知道写好一份完整教案课件,让老师教学也会更加高效,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来看看我们为您准备的这篇“北方地区教案”文章,赶快将本页添加到您的收藏夹方便日后再次查看!
北方地区教案 篇1教学背景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四部分。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说出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对各自生产、生活的影响。
其次说学生的情况。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南、北方地区的差异并不陌生,尤其是去过南方旅游的同学对于这两个区域的差异更是知之甚多。不过,这些只是他们的感性认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于南、北方的差异还不能上升到理论水平,也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经过一年半地理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具备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还是能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依据新课标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运用地形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围;
2.明确每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即南方多雨、北方偏旱;南方河流大,北方则小;冬季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米北面;南船北马。
1.通过阅读气温图、降水图、河流流量图和材料,分析总结南、北方的区域地理特征;
2.利用填图游戏、小组活动、比较、归纳等方法学习区域地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重点:1南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2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本节课采取传统的板图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尤其是电子白板的使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地理教学进程。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游戏填表、小组合作和分组辩论的学习方法。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让他们围绕着课堂任务分工合作,在活动中相互探讨交流,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使得主导学习成为一个愉快的过程,同时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把整节课分成7个环节,即1.“祥云”在南还是北(导入)2.我行我秀,绘绘清(明确界线);3.地理要素“回家”聚(自然地理特征);4.南方北方有差异(人文地理特征)、5水果故乡在哪里?(自然因素对生产生
查看更多>>以下是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地图地理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这些指导方针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做出调整!
地图地理教案【篇1】地图地理教案
地图是一种用来表达地理信息的工具,通过地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形成更为全面的地理认知。本文将通过详细的地理教案来探讨如何利用地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掌握地图的制图要素,如比例尺、图例、方位角等;
3.能够正确使用地图阅读和分析地理信息;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地图解读和制图的技巧。
二、教学准备:
1.教具:地图册、立体地图模型、墙贴地图等;
2.学材:地理课本、地图制作教程。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地图的基本概念(20分钟)
(1)通过教材讲解地图的定义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身边常见的地图例子;
(2)利用墙贴地图,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大洲和国家的分布等;
(3)带领学生互动讨论,并进行概念总结。
2.地图的制图要素(30分钟)
(1)介绍比例尺的含义和使用方法,通过地图册上的例子让学生熟悉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2)讲解图例的作用和常见符号的含义,通过地图册示例让学生学会解读图例;
(3)引导学生学习方位角的概念,并进行方位角的训练练习。
3.地图阅读与分析(25分钟)
(1)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例,教导学生如何通过地图解析地理信息,如通过地形图了解地势、通过气候图了解气温分布等;
(2)进行地理信息分析练习,例如请学生根据人口地图分析各地人口分布原因。
4.地图制作实践(35分钟)
(1)根据制图教程,利用立体地图模型向学生讲解地图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图方法并制作自己的地图;
(3)互相交流地图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让学生分享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评价考察教学效果:
1.作业指导:布置地图解读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地图回答问题;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交流各自制作的地图,分享经验和问题;
3.口头评价:鼓励学生对课程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五
查看更多>>